央行发布06反洗钱报告 662家银行机构被开罚单
发布时间:2019-12-01
新华网北京11月5日电(记者王宇、姚均芳)央行5日发布的《2006年中国反洗钱报告》称,2006年公安机关、央行和外汇管理部门联合捣毁地下钱庄窝点70多个,涉案金额约30.31亿美元。
报告指出,2006年央行针对可疑交易活动实施反洗钱行政调查1599次,向侦查机关移送涉嫌洗钱犯罪线
索1239件。
洗钱活动对国家危害巨大,它帮助犯罪分子逃避法律制裁,助长了犯罪势力,严重地影响着国家的金融秩序以及社会政治经济秩序,政府的声誉也会因此在国际上受到严重影响。
2006年,因违反反洗钱规定而被央行分支机构实施行政处罚的银行机构数同比增长10%,处罚总额同比下降28%。
此外,在央行开展的反洗钱现场检查活动中,去年一年共有725家中国人民银行分支行对3378家银行业金融机构进行了现场检查,开展现场检查的分支行家数比2005年增长近14%,被查银行机构数同比增长1%。有662家违反反洗钱规定的银行业金融机构被处以罚款、警告等行政处罚,处罚金额合计4000余万元。因违反反洗钱规定而被处罚的银行机构中,76%的涉及未按规定报告大额和可疑交易。
报告指出,由于制度安排的原因,证券期货业、保险业金融机构以及特定非金融机构的反洗钱工作基础还比较薄弱;央行反洗钱检查手段需要进一步规范,反洗钱非现场监管指标体系和非现场监管制度还有待完善;海外金融机构如何建立与驻在国相关规定相一致的反洗钱和反恐融资制度,是中国金融业“走出去”面临的一个巨大挑战。
《反洗钱法》实施后全国首例洗钱罪案宣判
上海市虹口区人民法院22日一审判决潘儒民等4名被告人犯有洗钱罪,刑期自两年到一年三个月有期徒刑不等。据央行上海总部发布的信息称,此案是上海地区首例以洗钱罪定罪判决的案件,也是反洗钱法自今年1月1日起施行以来我国法院宣判的第一例洗钱罪案件。
央行反洗钱监测范围扩大 证券业也将报送资料
新华网北京8月29日电(记者韩洁 李延霞)中国人民银行29日透露,人民银行反洗钱监测的范围正在不断扩大,在继续敦促银行业报送大额及可疑交易信息的同时,从10月1日开始,证券、保险业也将向人民银行报送有关数据资料。
央行反洗钱局局长:反洗钱要以金融机构为主体
8月1日起,由央行、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联合制订的《金融机构客户身份识别和客户身份资料及交易记录保存管理办法》正式实施。今后个人在银行办理现金存取业务时,如果单笔金额为人民币5万元以上,须提交身份证件。这是中国近年来提出的反洗钱举措之一。中国当下的反洗钱形势如何?有何成效?日前本报就此专访了中国人民银行反洗钱局局长唐旭。